最近这几天,美印关系闹得挺热闹,主要因为特朗普又开始搞关税这一套。事情得从2025年7月30日说起,那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,说印度关税太高,还老从俄罗斯买石油和武器,这让他很不爽。他直接宣布,从8月1日起,对所有从印度进口的商品征收25%的关税,外加一个针对买俄罗斯石油的额外惩罚。特朗普的理由很简单,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就是在间接支持俄罗斯的战争行为,尤其现在大家都想让俄罗斯停手。
他还说,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,这让美国觉得不平衡。印度那边呢,很快就传来消息,说几家国有炼油企业暂停了从俄罗斯买石油的计划,比如印度石油公司、巴拉特石油公司这些大头。起初看起来像是印度在让步,因为路透社报道说,折扣少了,加上美国施压,企业就暂时不买了。特朗普一看这报道,马上在媒体上说,这是个好现象,印度开始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了。他语气里带点得意劲儿,好像他的关税政策立马见效了。
但没过多久,情况就反转了。8月2日,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出面澄清,说印度从来没决定停止采购俄罗斯原油,能源政策完全看市场价格、供应稳定和物流成本,不会受哪个国家的政治压力影响。印度政府强调,和俄罗斯的长期合同还在正常执行,没有任何官方文件显示要调整采购来源。能源部的官员也跟媒体说,那些暂停采购的举动,只是因为最近俄罗斯给的折扣小了,物流费用又涨了点,所以短期调整一下,从经济角度考虑的。私营企业比如信实工业公司,根本没中断采购。数据还显示,7月底最后一周,印度港口还接了5艘载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的油轮。这下特朗普的胜利宣言就尴尬了,美国国务院有官员匿名跟媒体透露,特朗普太急着把不确定消息当谈判筹码,结果让美国在跟印度的互动中丢了点信誉。
展开剩余73%这事儿不光是石油,还牵扯到军事合作。就在关税宣布的同一天,印度国防部被问到是否在跟美国谈F-35战机的采购,国务部长直接说,目前没任何正式交流。印度对提升空军实力持开放态度,但更看重本土研发和多方合作制造。外界解读这为印度对美国军售的冷处理。
其实过去几个月,美国代表多次推销F-35,甚至承诺提供适配版本,但印度一直没明确表态。军方更倾向推进国产第五代战机AMCA项目,或者跟法国合作引进阵风战机的舰载版。有消息说,莫迪在内阁会议上提过,F-35价格太贵,维护复杂,还会增加战略依赖,如果大批量引进,会影响印度的国防自主路线。这些在特朗普施压后变得更敏感,印度高层甚至表示,不排除用拒绝F-35来回应美国的贸易制裁。
说到底,这波交锋从单纯的关税争端,扩展到能源自主、军事主权和国家战略方向。特朗普的风格就是用贸易换政治,把关税、军售和外交绑一块儿,想逼印度在战略上靠拢美国。但印度用一系列明确举措表明立场,不是被动挨打的角色,而是敢拒绝的参与者。白宫到现在还没正式回应印度的声明,但特朗普面临两难:继续加码惩罚,让摩擦升级,还是承认判断失误,找新路子妥协。印度这边显示出更强的抗压能力,不急着让步,也不怕压力,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,让国际社会看到印度的战略定力。
回过头看,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的背景挺现实的。从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,西方制裁让俄罗斯石油打折甩卖,印度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,当然不会放过这机会。本来印度石油进口主要靠中东国家如伊拉克和沙特,但俄罗斯石油从战前的0.2%份额,迅速涨到35-40%。2025年上半年,印度从俄罗斯进口了每天175万桶原油,比去年同期还涨1%。这不光省钱,还帮印度控制通胀,因为石油价格直接影响民生。印度官员反复说,能源安全是头等大事,必须找最便宜的来源,不能让穷人承受高油价。如果不买俄罗斯石油,全球油价可能飙升,超过2022年3月的137美元一桶,那对全世界都不好。
国有企业暂停采购确实发生了,但印度政府说这是市场行为,不是政策转向。折扣从2023年的平均20美元一桶,缩到现在的3美元,加上欧盟新制裁影响物流,炼油企业自然转向中东和西非原油。比如印度石油公司最近买了500万桶美国原油,外加200万桶阿布扎比货。私人企业如信实和奈亚拉能源还在继续买俄罗斯石油,占印度炼油产能的很大部分。整体看,印度7月俄罗斯石油进口虽降了点,但还是稳在高位。石油部长哈迪普·辛格·普里上个月就说过,如果美国制裁打乱供应,印度能从其他40个国家找替代,以前供应商只有27个。现在印度石油进口来源更分散了,对当前账户赤字影响小。
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不小。印度对美出口去年超800亿美元,征收25%关税会让印度企业头疼,尤其是制药、纺织和IT服务。股市在宣布后小跌,出口商忙着算损失,调整供应链,转向东南亚市场。但印度有底气,因为美印贸易顺差大,美国也需要印度商品。印度可能审视对美产品的关税豁免,作为反制。全球市场波动,油价小涨,俄罗斯油轮在印度洋上绕道避险。美国企业也受连锁反应,依赖印度供应链的公司开会讨论风险。
从更广角度看,这反映大国博弈的现实。特朗普想用最大压力战术,二次制裁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,像印度、中国、土耳其。但印度坚持多边主义,不愿被单边制裁绑架。莫迪政府平衡外交,保持与俄罗斯的长期伙伴关系,同时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对话。印度是四方安全对话成员,但不加入反俄联盟。能源部长说过,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合法,遵守G7价格上限机制,没违反国际规范。如果印度不买,俄罗斯石油流向别处,还会推高全球价格,加剧通胀。
特朗普的“死经济体”言论惹恼俄罗斯,梅德韦杰夫回击,提核威慑系统,火药味重。但印度保持冷静,外交部说,与俄罗斯是稳固伙伴。反对党批评特朗普的F-35报价太高,俄罗斯也推销Su-57E。印度选择自主道路,不急于买F-35,显示战略韧性。
这波斗法,谁赢谁输还没定论。但印度用事实回应,能源和国防决定权在自己手里。特朗普的压力测试了印度的底线,也暴露美国外交的强硬。印度作为新兴大国,越来越敢说不,这对未来美印互动有深远影响。全球能源格局在变,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帮稳定市场,也让西方反思制裁效果。总之,这事儿提醒大家,国际关系不是零和游戏,得考虑各方利益。
发布于:云南省配资世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